福汇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新更新 > 正文

最新更新

南雄胡美金(衡南县胡美华)

admin2025-04-08 23:30:10最新更新27
本文目录一览:1、朱元璋手下的武将都有哪些2、明太祖朱元璋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本文目录一览:

朱元璋手下的武将都有哪些

常遇春,1330年出生于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是元末红巾军的杰出将领,明朝的开国名将。1355年,他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常遇春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洪武二年,他在军中病逝,追封为开平王。 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深受重用。

朱元璋手下大将包括:徐达、汤和、吴良、吴桢、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君用、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郑遇霖、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材、张赫、周德兴。

朱元璋手下的谋士武将有: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谋士武将的辅佐。以下是具体解释: 刘伯温:作为朱元璋的重要谋士之一,刘伯温以其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政治智慧,为明朝的建立提供了关键性的建议。

明太祖朱元璋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朱元璋杀的功臣有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冯胜、宋濂、傅友德等,几乎杀了所有的开国功臣,其中权高位重的唯一留下的忠臣只有汤和了。

唐胜宗(1335—1390),濠州人,元末明初著名大将、明朝开国军事将领,被封延安侯。唐胜宗早期就归附朱元璋打天下,屡立战功。洪武三年(1370)冬,封为延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但是后期因擅驰驿骑,被削去爵位,降职为指挥。洪武二十三年,因是胡惟庸同党而被杀,削去了爵位。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又逼死颍国公傅友德,二十八年赐死宋国公冯胜。此时的4个开国功臣基本都被朱元璋杀光了,只有信国公汤和、西平侯沐英、武定侯郭英以及长兴侯耿炳文这四个人逃过一劫。信国公汤和是个孤儿,少年时期就跟朱元璋玩得比较好,还一同参加了起义一起打天下。

朱元璋杀了26个功臣。在这其中,名臣谋士有刘伯温、李善长等等,猛将豪帅又有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人。他们中随便拎出一个都是一方人杰,聚到一起就有了大明天下,只可惜朱元璋能与他们同患难却不能同富贵。

郭英、汤和、沐英、耿炳文。朱元璋的腹黑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虽说每个开国君主都会忌惮开国的功臣,但是像朱元璋这么残忍的还是很少。朱元璋在杀戮功臣的数量是最多的,在杀戮功臣的手段上也是很残忍的。蓝玉就死的非常惨烈,最后就剩下一张人皮,可见朱元璋杀人手段是多么的残忍。

明朝的三十四位开国功臣,被朱元璋杀了三十个,仅仅只剩下四个人继续的为大明效力。我想这是因为朱元璋是比较的信任他们,而且他们手上掌握的权力在朱元璋看来还无法威胁到自己,所以才会选择放过他们。这四个人就是汤和,郭英,沐英,耿炳文。

《明史.列传十七》翻译

1、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长败,帝手诏条列奸党,言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赞曰:冯胜、傅友德,百战骁将也。考当日功臣位次,与太祖褒美之词,岂在汤和、邓愈下哉。廖永忠智勇超迈,功亚宋、颍,皆不得以功名终,身死爵除,为可慨矣。

2、廖永忠安徽巢湖人,是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跟随哥哥廖永安在巢湖迎接太祖朱元璋,年纪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太祖问:你也想大富大贵吗?永忠得以侍奉英明的君主,扫除作乱的军队,名垂史册,正是我的心愿啊。太祖赞许了他这番凌云壮志。

3、原文出自《明史·卷一百二十九·列传十七》“傅友德传”中的内容。即:原文内容:同陆聚守徐州,扩廓遣将李二来攻,次陵子村。友德度兵寡不敌,遂坚壁不战。原文大意:(傅友德)和陆聚一同守徐州,元将扩廓帖木儿派遣李二将军来攻击,次日来到陵子村。

朱元璋的功臣有哪些(全部)

1、徐达:初封信国公,因李善长罪而进位第一,是明朝34个开国功臣之一。 常遇春:原第三,后因其子常茂封郑国公,常遇春排名上升至第二。 李善长:曾封为宣国公,位列第一,但因胡惟庸案被杀,爵位被除。 李文忠:侍手后封为曹国公,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

2、朱元璋的二十四功臣: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沫英、李善长、汪广洋、郭兴、薛显、吴祯、顾时、华高、张赫、胡海、吴复、张龙、仇成、韩政、华云龙、郭英、耿炳文、丁德兴、康茂才、吴良、杨璟、胡美、赵庸、廖永忠、傅友德、冯胜、章溢、叶琛、宋濂。

3、朱元璋打天下时文臣武将主要有: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李文忠、邓愈、朱文正、汤和、朱亮祖、胡大海、周德兴、廖永忠、傅有德、冯国用、冯胜、沐英、蓝玉等。这些文臣武将,都是在不同时期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夺江山的。

4、功臣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沫英、李善长、汪广洋、郭兴、薛显、吴祯、顾时、华高、张赫、胡海、吴复、张龙、仇成、韩政、华云龙、郭英、耿炳文、丁德兴、康茂才、吴良、杨璟、胡美、赵庸、廖永忠、傅友德、冯胜、章溢、叶琛、宋濂、刘基。

5、徐达 徐达,1332年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是中国明朝的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他在元末加入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并在1363年击败了陈友谅。1364年,朱元璋任命他为左相国。1367年,徐达率军消灭了张士诚的地方割据势力,随后担任征虏大将军,与常遇春共同北伐中原,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明朝有多少位开国功臣﹖

徐达:初封信国公,因李善长罪而进位第一,是明朝34个开国功臣之一。 常遇春:原第三,后因其子常茂封郑国公,常遇春排名上升至第二。 李善长:曾封为宣国公,位列第一,但因胡惟庸案被杀,爵位被除。 李文忠:侍手后封为曹国公,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

明朝34个开国功臣有:徐达:本位置第二,次于李善长。李善长后坐罪,进位第一,初封信国公。常遇春:本位列第三,次于徐达。李善长有罪,进位第二。1370年,改封其子常茂为郑国公。李善长:1364年,封为宣国公,本位列第一,坐胡惟庸案被杀,爵除。

开国时有34位重要功臣,不过朱元璋一下子就解决了了30位,只有4人得以活了下来。虽然蓝玉与李善长等人属于罪有应得,但其他大部分人都死得特冤。徐达是朱元璋的结拜兄弟,也是明朝第1名将,不过他也没摆脱老朱的毒手。据说徐达曾患病,医生说不能吃蒸鹅,朱元璋知道后就马上命人蒸了只鹅给徐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