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法投资(权益法投资成本大于被投资方可辨认)
本文目录一览: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是怎样的?
1、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应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2、一般的会计处理包括: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投资损益的确认、取得现金股利或利润的处理、超额亏损的确认、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股票股利的处理等六个方面。
3、企业发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可以采用成本法核算,也可以采用权益法核算。一般设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应收股利科目等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4、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一般需要设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采用权益法的,应当分别“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进行明细核算。
5、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除上述规定外,还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中的权益法是什么?
什么是权益法长期 股权投资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权益资本中所占比例计价的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
1、区别一:适用范围 一是成本法是两头,权益法是中间。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2、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3、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如下:工作的性质不同 成本法主要是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人事部门负责招待领导的决策。而权益法则包含战略性的工作和事务性的工作,批准作用的组织、领导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4、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包括范围不同、计算方法不同、性质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5、(1)共同控制;(2)重大影响。核算不同:投资单位采用成本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其他权益变动的影响。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相应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6、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 成本法:取得时按初始投资成本入帐。 在发生的所有者权益增加时和亏损时均不做确认, 发放股利利润,是属于投资前的年度发放,冲减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