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美金制裁(利比亚美金制裁的原因)
本文目录一览:
利比亚模式利比亚模式的由来
1、然而,这一局面的转变源于石油本身。1986年,美国对利比亚实施经济制裁,美国公司被禁止在利比亚开展业务,联合国也因洛克比空难事件对利比亚施加制裁。制裁导致欧美国家不再投资利比亚石油产业,产量从70年代的330万桶锐减到2001年的140万桶,财政损失惨重,经济和社会问题频发。
2、饶有意味的是,最终使利比亚政府改变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恰恰也是石油。1986年,美国对利比亚启动了经济制裁,阻止美国公司在当地做生意,1992年利比亚又因洛克比空难问题受到联合国的制裁。
3、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近日利用庆祝《人民权力宣言》发表并建立“人民政权”30周年机会,多次批评美国企图把自己的政治体系强加于他国,说“多样性是生命力的源泉”,不同国家应该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政治模式。
4、利比亚战争结束之后,开始炮制利比亚模式,开始对叙利亚动手,由于美国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争持不下,又加上伊拉克局势动荡,伊斯兰国等。叙利亚问题成了拉锯战。一时半会打不赢。战争没有赢家,只有永远的伤痛。奉劝美国,战争对对谁都有害。
1996年美国为什么要对利比亚贸易禁运
美国认为,经济制裁是其逼迫利比亚就范的主要手段。所以禁止利比亚的贸易运输。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其主体部分位于北美洲中部,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
利比亚战略位置重要,并为产石油国,曾使它成为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因该国政府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国家排,所以联合国就要制裁利比亚。但从2003年起,利比亚积极与欧美各国改善关系,也达成许多的重大共识,目前联合国对利国的制裁已经解除。
面对国际压力,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对利比亚实施了多项制裁,如空中封锁、武器禁运和外交孤立。1996年,美国通过达马托法,对在利比亚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投资超过4000万美元的外国公司施加制裁。最终,在国际社会的持续施压下,利比亚同意将嫌疑人交出,但要求在英美之外的第三国进行审判。
月26号,联合国安理会就利比亚问题通过决议,决定对利比亚实行武器禁运,禁止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和其家庭主要成员等人出国旅行,并冻结卡扎菲和相关人员的海外资产。
在1986年1月3日,美第6舰队“珊瑚海”号航母编队奉命驶往利比亚附近海域,对利实行军事威胁。美东海岸的“美国”号航母编队也作好了部署到地中海去的准备。美所有海外军事基地进入半戒备状态。1月7日,美宣布对利比亚实行贸易禁运和全面经济制裁,并撤离在利比亚的近2000名美国工程技术人员。
其实我认为这场战争,是由于金融危机引起的。对英法美来说发动战争的好处有3个。1:缓和国内的矛盾,把注意力转移到国外去。2:促进国内的消费(用战争来进行的消费),挽救快要破产工业,用战争来进行消费。3:掠夺石油资源,补充自己的供应。
利比亚模式的历史
历史上,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曾与叙利亚等国家一起,在阿拉伯世界中对美国持强硬立场,尤其在80年代,利比亚因频繁对美国采取挑衅行动而闻名,这主要依赖于其在非洲国家中巨大的原油储备。然而,这一局面的转变源于石油本身。
曾几何时,卡扎菲领导下的利比亚跟叙利亚等国一道,是阿拉伯世界中对美国态度强硬的国家。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利比亚不断对美国采取挑衅行为,而它所倚仗的就是在非洲国家中埋藏量最大的原油。饶有意味的是,最终使利比亚政府改变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恰恰也是石油。
第一,出师无名。从国际战争经验来看,要推翻现 *** ,那么最好的就是以贪污、独裁、杀人等为借口。在利比亚、叙利亚等,反对派都是以反对独裁,反对贪污,要自由,要民主为借口。这样能够获得足够人的支持,才会起来反抗独裁,追求自由。
二零一一年三月,西方国家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推翻了卡扎菲政权,标志着主权国家内部干预的新型范例。而叙利亚成为下一个可能的目标,西方国家试图复制利比亚模式,将叙利亚问题国际化,以推动其政权更迭。
不甘心叙就这样被轻易拿下,积极寻求自己的利益,于是叙就成了一个利益的角逐场。反对派本来不堪一击,但有沙特,卡塔尔,美国,土耳其等外国势力出钱出人出武器,越来越壮大,美国本来是想复制利比亚模式搞速战速决,因为中俄的阻挠,阴谋没有得逞导致这场战争拖而不决。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以来,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动用否决权问题上一直比较谨慎,一共动用了8次否决权。●1972年8月25日 中国否决了关于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
为什么要制裁利比亚
1、西方对石油资源的觊觎也是对利比亚动武的重要原因之一。迫使卡扎菲下台,扶持亲西方的反对派上台,这显然有利于西方石油公司在利比亚的石油开发中占据更多利益。对于阿盟国家的态度转变,吴冰冰认为,埃及军政府希望通过支持西方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来转移国内反对派的压力,同时转移公众的注意力。
2、利比亚战略位置重要,并为产石油国,曾使它成为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因该国政府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国家排,所以联合国就要制裁利比亚。但从2003年起,利比亚积极与欧美各国改善关系,也达成许多的重大共识,目前联合国对利国的制裁已经解除。
3、其次,美国新近与利比亚结怨。美国指责卡扎菲支持国际恐怖主义,这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特别是在1985年发生的多起针对美国人的恐怖活动,美国认为与利比亚有关,因此对利比亚实施了经济制裁,但制裁未能奏效,最终导致了武力干预。 最后,美国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也旨在向其他国家发出警示。
4、美国已控制中东相当一部分产油国,通过对阿富汗的占领有染指了中亚的石油。利比亚作为不受控的产地和重要的位置让美国此次浑水摸鱼。中国的干脆利落撤侨赢得的西方一篇赞誉之声,不用说我们又做了别人想让我们做的。
5、联合国安理会1970号决议》是联合国安理会在2011年2月26日通过的一个决议,对发生在利比亚的混乱局势表示严重关切。决议认为目前在利比亚发生的针对平民人口的大规模、有系统的攻击可构成危害人类罪,并要追究那些袭击平民事件的负责者的责任。
为什么要打利比亚
1、打利比亚的根源是复杂的,主要包括政治、经济、资源和地缘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政治因素 利比亚的局势长期不稳定,国内政治冲突持续不断。这导致了国家陷入混乱,各种势力争夺权力,使得利比亚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地区。因此,解决利比亚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其国内政治问题的解决。
2、西方对石油资源的觊觎也是对利比亚动武的重要原因之一。迫使卡扎菲下台,扶持亲西方的反对派上台,这显然有利于西方石油公司在利比亚的石油开发中占据更多利益。对于阿盟国家的态度转变,吴冰冰认为,埃及军政府希望通过支持西方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来转移国内反对派的压力,同时转移公众的注意力。
3、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内因:利比亚发生了反对者与政府军交火,局势处于动荡之中。给西方国家用人权的幌子干预提供了条件。还有就是利比亚军事实力与西方军事差距悬殊,西方也是有恃无恐。外因: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西方不喜欢他。
4、北约为什么要打利比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北约各国依赖利比亚的石油供应,卡扎菲威胁北约各国,要切断至关重要的石油供应,北约各国难以容忍卡扎菲的这种强硬。
5、政治因素,利比亚原来是法国的殖民地,即使后来独立了,在政治和经济上还是受法国的巨大影响,就像澳大利亚与英国的关系,但在卡扎菲掌权后越来越与法国对着干,或者说是其越来越独立于法国,这就严重损害了法国的利益,所以就出现了现在这场由法国主导的北约联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